是谁在“冻”手“冻”脚?

时间:2021-11-09 00:00:00 来源:搜狐

导读:这两天南方突然降温,对于很多人来说,手脚冰凉的问题就自动找上门了。哪怕穿再厚的手套、袜子、棉鞋,还是觉得“冻手冻脚”。甚至晚上睡觉的时候,还会因为手脚发凉而睡不

这两天南方突然降温,对于很多人来说,手脚冰凉的问题就自动找上门了。哪怕穿再厚的手套、袜子、棉鞋,还是觉得“冻手冻脚”。甚至晚上睡觉的时候,还会因为手脚发凉而睡不着。

中医里有句话,叫“阳虚则外寒”。总是手脚冰凉的人,通常会有阳气不足的情况。阳气乃生命之本,温煦身体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。若阳气不足,四肢末端得不到阳气的温煦,就会出现发凉、怕冷等症状。秋冬季节天气寒凉,阳虚的人更容易被寒邪侵体,而寒邪会凝滞血脉,造成气血运行不畅,加重畏寒怕冷、四肢不温的问题。

很多女性容易成为“冻”美人,女性因其独特的生理特点,加上来月经等原因又易导致气血亏虚,因而女性更容易出现肢冷畏寒,还可并发面色苍白、受凉易腹泻、痛经等症。需要指出的是,除了体质与环境因素,许多不良习惯也会让你比别人更怕冷。

1、不太爱运动:中医有“动能生阳”一说,不爱运动的人气血循环会变得缓慢,容易怕冷。

2、太过度节食:只吃素或者过度节食,摄入热量不足,会导致身体能量跟不上,更不耐寒。

3、不注意保暖:短上衣露腰装、九分裤露脚踝等打扮,都可能让寒邪有机可乘,进入人体造成阳气运行不畅。

4、吃寒凉食物:除了冰淇淋、冷饮之外,西瓜、绿豆等凉性食物也要少吃,否则易损伤脾胃阳气。

上述这些引起阳虚的情况,相信大部分“冻”美人多多少少都“中招”了,因此在秋冬季节,补阳气是必不可少的“暖身”措施。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运动、多吃蛋白质,具体措施有:

多运动体型较瘦、虚寒体质的女生;长期坐在办公室里,缺乏运动的职场人员手脚容易冷。这些类型的人末梢血液循环较差,容易使体温调节的机制紊乱,而手脚冰冷正是自律神经功能调节不顺畅,血管变细所引起的。而且脚趾、膝盖、肩膀和手指等部位,属于运动较多的关节区,因为脂肪、血管相对较少,热度容易散失,所以大家会感觉特别的冷。所以不妨加强运动,跑步、打球均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不好的情况。

晒太阳中医认为人体前为阴,后为阳,因此晒后背能起到补阳的作用。在寒冷的天气里,适当晒晒后背,还能祛除脾胃寒气,帮助改善消化功能。晒后背时,可以适当拍打按摩,有助于调理五脏气血。

多穿衣 特别是注意保持腰背、小腹和腿脚的保暖。一定穿比较宽松的衣服,切忌穿紧身衣裤,以免因衣裤过紧影响末梢血液循环而加重手脚冰凉。

重温补 适当多吃乌鸡、牛肉、狗肉、羊肉、韭菜、核桃、桂圆等温热性食物。适当服食人参、党参、当归、生姜、黄芪、茯苓、白术、干姜、高良姜、肉桂、桂枝等具有健脾补肾、温阳散寒的药物。

可温灸 艾条温灸足三里、大椎、气海、关元、神阙(肚脐)、涌泉、命门等穴位。

不节食 很多“冻”美人出现手脚冰凉都与冬季节食减肥有关,每餐饮食物摄入不足会导致血虚、易疲劳、头晕、眼花、情绪低落、女性月经不调、情绪低落、手脚冰凉等症状。长期节食,会使人体衰老加速,免疫力下降。

本文作者/徐成梅

执行主编/尹学兵

值班编辑/星炫

特别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