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1-10-07 00:00:00 来源:搜狐
贫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,会导致面色苍白、乏力、精神萎靡、心律加快、呼吸急促、消化功能减退、食欲不振、头晕、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种症状,孕妇贫血还会对胎儿营养、智力带来较大影响。
专家提醒:患上贫血,先别急着补血,首先要确定病因。
从临床上来说,贫血就是指血液中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降低。其中以血红细胞最为重要,成年男性低于120克/升,成年女性低于110克/升,一般可认为贫血。
贫血是许多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,并不是一种独立疾病。引起贫血的原因颇为复杂,一旦发现贫血,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。目前已知各种常见的原因有营养、感染、肿瘤、药物、免疫性疾病、肾脏病、胃肠道以及内分泌遗传性疾病等。
其中血液生成的障碍是主要原因。血液的主要生成主要器官在骨髓,可以说骨髓是制造细胞的“工作”。主要在两大方面的因素影响血液的生成,一是造血原料的不足,包括铁、叶酸、维生素B12缺乏,就引起营养性贫血,其中又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,多见于婴幼儿和生育期妇女。二是造血功能障碍,比如工厂内的机器发生障碍,有再多的原料,也生产不出“产品”。典型的例子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。
为什么女性患贫血的比例大于男性呢?
这与育龄妇女的生理特点有关,男性体内存贮的铁大约有1000毫克,女性体内贮存的铁大约只有100~400毫克,女性贮存的铁远远少于成年男性。
贫血一定要补血吗
目前存在的普遍看法就是缺了就补,贫血了就补充造成血物质。这种看法有合理的一面,也有。其合理的一面是由于铁、叶酸、维生素B12等缺乏造成的贫血,可通过补充造血物质治疗贫血。不合理的一面是,贫血原因很多,其他原因造成的贫血就不适合补充铁、叶酸、维生素B12这些造血物质,如果补充多会产生副作用。
乱“补血”也会补出病来
有的病人患小细胞低色素贫血,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,对一般人来说,可能是消化道疾病,消化道慢性失血,溃疡病、胃溃疡、胃炎,包括胃部的肿瘤,甚至是肠道的肿瘤,肠道其它的一些疾病,还包括痔疮、肛裂,女同志月经多,所以没有查清病因盲目地买保健品是耽误自己病情,第二个不一定有效。一般人认为贫血就是一种病,事实上贫血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,不搞清楚原因,吃了也白吃,反而有副作用,得不偿失。
告别贫血的正确方法
假如出现贫血症状,如头晕、乏力,饮食消化不良,多梦,面色苍白,失眠等等。一定要先去看医院检查,不可自行服补血产品,以免花钱不识字。一般是看血液科医生,第一看有没有贫血,第二看贫血到了何种程度,第三清查清贫血原因。
首先是抽血查血常规,现在的血常规提供的信息特别多,像白细胞、血小板、红细胞。要看血红蛋白是否成比例,看红细胞的大小,铁缺乏引起的就是小细胞低血素性,如果是叶酸和维生素B12引起的,表现出血红细胞的减少,血红细胞是巨大的。
通过血常规还不能明确诊断的话,可以进行骨髓穿刺检查,看看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,各期发生的比例,还可以抽外周血做血液生化检查,看看铁蛋白和叶酸及维生素B12的含量。一般做外周血常规、骨髓穿刺和血液生化就可以明确诊断了。
查明病因后,针对贫血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。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消除病因,如驱除钩虫、搞好妇幼保健、对婴幼儿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增加营养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。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除去病因,严重者给予输血,使用抗菌消炎药预防及控制感染,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,雄性激素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。
平时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些什么?
改变饮食结构,荤素搭配均衡。尽管贫血的病因不同,但合理的饮食在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实践表明,有相当一部分贫血病人通过调整饮食结构,首先应考虑给予高蛋白饮食。这可以通过食用动物的瘦肉以及肝、肾等内脏,来获得优质蛋白的补充。其次,应尽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。因为脂肪可抑制人体的造血功能,高脂肪食物还可导致腹泻、消化不良、肥胖病等疾患;摄入丰富的维生素,对贫血病人来说,维生素B1、维生素B12、维生素C和叶酸等是至关重要的。维生素B1的补充,可以通过粮食特别是粗杂粮食物获得;维生素B12和叶酸,主要来源于动物内脏等食物;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,则是各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;补充微量元素,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,几乎成了贫血病人的常识。值得注意的是,适量补充微量元素铜对纠正贫血也相当重要,不过人体对铜的生理需要量甚微,通过日常饮食即可满足。
本文作者/徐成梅
执行主编/尹学兵
值班编辑/陈琦
特别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。